2025年2月20日,绵阳城市学院现代产业学院职业素养教育中心顺利召开了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教师培训工作会。本次会议旨在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推动教师队伍建设,围绕教研室工作安排、考核方案及课程建设等核心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会议明确了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与责任,强调平衡标准化与个性化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会议对新学期的教学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一、职业素养教研室新学期教学工作与课程建设汇报
会议伊始,现代产业学院职业素养教研室主任陈礼花副教授对新学期的教学工作安排和课程建设进行了详细汇报。会议特别提到,学院领导对教学工作高度重视,现代产业学院副院长柳薇副教授、教学服务中心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中心李鹏主任的加入为教研室注入了新的活力。新学期的工作重点将围绕教师考核方案、教学要点以及两门核心课程的建设展开。

二、双创教育改革与实践分享
现代产业学院副院长柳薇副教授在会上分享了绵阳城市学院双创教育改革的背景、目标及实施策略。她回顾了自2022年以来的改革历程,强调双创教育改革的目的是适应未来城市建设和教育发展的需求。通过“3331自主管理特色建设”和“1+2+3特色毕业模型”,绵阳城市学院致力于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打造学院品牌。柳薇副教授还详细介绍了“三大课堂、三大岗位、三个平台、一个操作系统”等创新举措,以及如何通过AI引导的毕业设计、行业证书获取和作品转化,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围绕教育创新和现代产业学院在学生能力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展开讨论。特别强调,现代产业学院不仅关注专业课堂的教学,还通过职业规划、就业能力培养、实践实训和实习体系等多方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品德素养。

三、教研室管理优化与考核方案讨论
职业素养教研室副主任陈旭副教授在会上解读了教研室管理优化与考核方案。新管理模式旨在提升教学效率,支持外聘导师并认可其工作量。会议明确期末考核要求,教师建议改进评分体系、增加科研成果权重,并强调资源共享。现代产业学院副院长柳薇副教授强调就业实践引导、个体咨询、项目式教学的重要性,提出学生评价应作为辅助标准,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

四、《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讨论与备课指南
黄婷婷副教授分享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备课与教学方法,设计就业政策、环境、形式等讨论模块,强调简历制作、面试准备、就业陷阱等内容,鼓励学生分享经验以提升互动性和实用性。

五、《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课程时间分配与考核方案说明
职业素养教研室副主任张熙悦老师通过四个理论模块(课程介绍、创业者与团队组建、创业机会识别与资源、商业模式设计)和两个实践项目(商业计划书撰写、创业项目路演),要求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与实践创新创业。强调课程改革引入分组项目和创新大赛要求,项目式学习要与实践融合,教师需发布八次签到和四次作业,首次课需明确目标与分组任务。

会议最后,现代产业学院职业素养教育中心负责人柳薇副教授对全体教师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谢,并希望各位教师能够积极落实会议要求,共同提升教学质量。未来,现代产业学院职业素养教育中心将继续秉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和高质量就业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