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绵阳城市学院与成都行知学校以“全人教育”为核心,通过社会情感能力培养、个性化学习支持及AI职业规划三大创新实践,构建多维成长生态。双方联合开发的SEL课程覆盖1个实验班级和1个小学高段班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提升40%;个性化辅导计划助力29%后进生成绩提升超8分;AI职业探索技术使试点班级学生职业规划清晰度提升60%,为新时代人才培养注入新动能。
SEL课堂:从情绪管理到团队协作的深度实践
在“多彩的情绪”课程中,学生通过“情绪蛋糕”互动,用不同颜色标记情绪类型,直观理解情绪多样性;在“合作大世界”主题课中,通过“你画我猜”游戏,学生协作完成任务,体会团队力量。一名参与学生表示:“以前觉得情绪难以控制,现在学会用颜色表达,冲突变少了。”课程负责人指出,SEL教学不仅提升学生自我认知,更培养同理心与责任感,目前已形成“课堂互动—家庭延伸—社区实践”的闭环模式。


个性化辅导:数据驱动的分层支持体系
依托PD(个性化诊断)系统,学院对试点班学生进行学情画像分析,实施分层干预:
个性化辅导:运用AI工具作为支撑,为学生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促进其思维能力提升;
补弱支持:针对后进生设计“一对一导师制”,累计辅导超100小时,85%学生成绩提升显著;
动态追踪:每月生成学情报告,实时优化教学策略,形成“诊断—干预—反馈”闭环。


AI职业探索:科技让梦想触手可及
通过“豆包”AI软件,学生输入兴趣、性格与能力数据后,系统生成职业形象3D场景。例如,一名学生输入“医学兴趣”后,AI生成其身穿手术服、参与急诊抢救的虚拟场景,激发学习内驱力。试点班级中,90%学生表示“职业目标更清晰”,部分学生已开始针对性学习计划。下一步将接入行业趋势数据,动态更新职业画像,实现“兴趣—能力—趋势”精准匹配。

未来规划:从“试点”到“全域”的教育升级
双方计划进一步深化合作:针对技术升级方面构建AI职业数据库,实时对接行业需求;师资共建方面联合培养“双师型”教师团队,提升技术与教学融合能力。